【六四三十】教圖:少數知識分子對中共領導心存疑慮

四事件發生三十年教科書如何記載這場民主運動,肩負起歷史教育的責任?大城誌比較本地三間中史教科書出版社發現在論述六四事件上都有不同篇幅和角度

香港教育圖書僅僅用了2頁,形容六四事件為改革開放的波折。書中形容事件的誘因源於少數知識分子及青年學生,對中共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心存疑慮,加上蘇聯及東歐的社會主義國家正向資本主義演變,產生一定的影響,而誘發六四事件。

北京學生及市民悼念胡耀邦,繼而發動集會遊行,提出改善民主制度及反對官倒。但中共中央認為「這不是一般的學生運動,是有人從中挑動,在搞『資產階級自由化』,要擺脫共產黨的領導,否定社會主義制度。」最終戒嚴部隊強行開進天安門廣場,「平息」了這場運動。同樣沒有提及傷亡數字,甚至沒有提及傷亡。

而選圖方面,就用了悼念胡耀邦、民主女神像及學生在天安門集會的相片。而沒有使用任何軍方清場的相片。

綜合比較3間出版社,只有現代教育提及六四事件的傷亡人數,亦只有齡記出版清楚指出這場學生運動提出的具體訴求。由聯合出版集團旗下商務印書館全資擁有的香港教育圖書公司,就僅以2頁講述六四事件,為3本教科書當中篇幅最少,而聯合出版集團亦是由中聯辦擁有。

然而,即使部分教科書指出解放軍「開入」天安門廣場、又或戒嚴部隊強行「開進」天安門廣場,但3間出版社都沒有提及過坦克車的出現,亦沒有提及過開槍等具體的「武力」和「平息」的手法。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