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派軍入侵烏克蘭持續逾一個星期,烏克蘭硝煙彌漫,俄軍不斷轟炸住宅、大廈、醫院及幼稚園等設施,多個城市被摧毀,造成平民傷亡。這一幕幕觸目驚心的畫面,讓在港烏克蘭人Victoria徹夜難眠、提心吊膽,無時無刻都在擔心家人的安危。於此同時,戰亂中也見人情關懷,不少港人紛紛光顧Victoria與家人經營的烏克蘭餐廳,送上祝福和心意,盡一點綿薄之力。
Victoria在基輔出生,爸爸是香港人,媽媽是烏克蘭人,她在三歲時隨父母一齊移居來港。Victoria在港生活二十多年,操著一口流利的廣東話,現時與家人一起經營開設了二十一年的烏克蘭餐廳。香港與烏克蘭相距七千六百多公里,Victoria每年都和媽媽長途跋涉,回鄉探望親朋好友。問及她有哪些親人在烏克蘭時,Victoria神情黯然地說:「公公婆婆、媽媽那邊的親戚以及有些朋友在烏克蘭,我一直都在留意他們,保持聯繫。」她表示家人均在基輔,現時會躲避在地底、防空洞,暫時安全。
2月24日清晨,俄羅斯派軍入侵烏克蘭,戰爭正式拉開序幕。那刻,正處於香港時間的九點左右,當時Victoria準備上班,卻突然接到媽媽的電話,告知她要打仗的消息。她憶述,那天整日都悶悶不樂,但對此又不感意外,「其實一直都話會打仗,但想不到這麼快就出動。」看著昔日熟悉的家園,隨著一聲巨響變得面目全非,只剩下一堆堆碎石瓦礫,Victoria坦言從戰爭開始,每時每刻都戰戰兢兢,精神壓力接近「爆煲」,工作時更離不開電話,害怕錯失任何消息。晚上也難以入睡,每日也只能睡兩至三個鐘左右,「如果我睡著,可能醒來時烏克蘭就沒有了。」
俄烏戰火讓Victoria深陷情緒谷底,但港人的支持和祝福,讓她感到額外窩心。她指,從戰爭爆發那天起,餐廳生意突然間忙起來,不斷有許多港人前來光顧,以示支持,更有些客人吃完飯後捐款支持、並留下打氣紙條和卡片,「很感動,很感謝他們的支持,其實都不關香港人的事。」
沉浸悲傷之外, Victoria也提醒自己要理性行事,而不是純粹被感情主導。對於遠在烏克蘭的家人,她表示很想回到他們身旁,但想深一層,或反成為累贅。故她與家人在餐廳的社交平台分享如何幫助烏克蘭,如捐款至烏克蘭中央銀行帳號及連日上載有關烏克蘭的消息,讓更多人能掌握最新資訊。
在暗黃的燈光下,口罩難掩她疲憊的面容,但這一刻,她眼神堅定地說:「與其回去,倒不如在這裏想辦法,令自己的存在更有作為。」在戰火之中,她希望烏克蘭人支持下去,並表示Glory to Ukraine(榮光歸烏克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