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第五波疫情,自今年2月初錄得過千宗確診,蔓延至中下旬每日錄得數萬宗確診,大爆發期間,香港居民的離港數字不跌反升。由2月6日起,幾乎每日有近2,000名香港居民經機場離境,其中3月6日更創近一年新高,逾4,092名香港居民經機場離境,比起去年同期升近5倍。




根據入境處的出入境數據顯示,在第五波疫情下,港人主要經機場、港珠澳大橋、深圳灣離境,以今年2月至3月初為例,整體香港居民的離境人次比去年同期上升,其中機場的離境人數最高,變化和升幅都是最大。單計香港居民經機場的離境人次,不單比起去年同期大幅上升,部分日子更是疫情下的離港人數高峰:
2月13日:2,954人(去年同日:410人)
2月20日:3,172人(去年同日:721人)
3月2日:3,228人(去年同日:760人)
3月6日:4,092人(去年同日:776人)
3月9日:3,394人(去年同日:729人)
另一發現是,當2月起確診數字暴升,香港居民經機場離港人數不跌反升,但返內地人數則回落。
每次離港高峰前,香港發生何事?有何防疫政策?
2月8日
- 公布疫苗通行證
- 限聚令將擴至私人處所
- 禁兩家庭以上跨家庭聚會
- 表列處所增宗教場所、商場、百貨公司、超級市場、街市、髮型屋
- 進入處所必須使用安心出行及疫苗通行證
- 推行居安抗疫計劃
2月9日
- 英美等22國以「媒體自由聯盟」聯署關注本港獨立傳媒遭打壓,港府強烈反對,稱無理指控
2月13日
- 接種科興疫苗最低年齡將降至3歲
2月16日
- 習近平對香港疫情高度關注,指盡快穩控疫情為當前壓倒一切的任務
2月18日
- 引用《緊急情況規例條例》押後第六屆行政長官選舉日及提名期
- 歐洲議會通過「共同外交與安全政策」報告,當中批評中國政府對香港的政策,港府強烈反對,稱試圖干預內部事務和歪曲一國兩制
2月21日
- 公布疫苗通行證由2月24日起涵蓋所有餐飲及表列處所
2月22日
- 林鄭月娥指,全民強檢具法律效力及處罰機制,將排除萬難重複進行三次,暫決定以出生年份分批,看來只能在三月內進行
- 社交距離措施生效至4月20日
- 大部分處所關閉至4月20日
- 晚市禁堂食至4月20日
- 午市堂食收緊至二人一枱
- 將修訂《僱傭條例》,檢疫及隔離可當病假,員工不接種疫苗,不構成不合理解僱
2月23日
- 收緊口罩令,擴大至郊野公園,戶外運動不獲豁免等
- 延長九個國家航班熔斷至4月20日
- 公布財政預算案,將派發消費劵
2月24日
- 疫苗通行證生效
- 引用《緊急情況規例條例》豁免某人士或項目的許可、註冊及申請等法定要求,以推行中央支援的防疫措施,包括籌建醫院及隔離設施等
- 國安處拘捕兩人涉作出具煽動意圖作為,包括在網上社交平台發布製造仇恨及煽惑他人違反防疫規例等帖文
2月25日
- 司法機構由3月2日起實施疫苗通行證
- 上水屠房及荃灣屠房暫停屠宰服務
- 專家建議5至17歲青少年,將兩劑復必泰疫苗間距由12星期縮短至8星期
2月26日
- 公布檢疫最新條件,若已接種至少兩劑疫苗,最早可於第七天不用隔離
2月27日
- 政府與內地就鐵路貨運協商
2月28日
- 網上瘋傳立法禁足令,立法會秘書處澄清
- 林鄭月娥指,籌備三月內推行全民強檢,最大目標是「清零」
- 中央派內地施工隊在落馬洲河套區籌建一所應急醫院
- 「我跟梁教授說,香港跟內地屬不同體制,但這次抗疫,我們是在「打仗」…只要梁教授認為香港目前的情況應該採取甚麼措施,我們都可以實施。打個比喻,要是有些內地的醫療專家要來為我們服務,他就不需要再受到香港的醫生註冊所限制。」
- 國務院免去徐英偉的民政事務局局長職務
- 內地到香港的「海上快綫」水路運輸開通
- 學校將由3月7日開始放假
3月1日
- 電話智能卡實名登記生效
- 梁萬年率領內地專家團到港指導香港抗疫工作
3月2日
- 內地供港物資鐵路貨運首班列車抵港
3月4日
- 落馬洲河套區邊境地區建設臨時橋樑連接深圳邊境,援建工程、人員及物資,豁免受香港法律限制,臨時橋將在工程完成後拆卸
3月7日
- 快速測試陽性結果申報系統啓用
3月8日
- 髮型屋獲准重開須實施疫苗通行證
3月9日
- 林鄭指已向中央請求,派出內地醫療團隊來港,落馬洲河套區應急醫院將由內地醫療團隊支援,爭取四月內分階段投入服務
- 港府發警報通知,伊利沙伯醫院改為救治新冠患者定點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