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本地報刊註冊創十年新低 報刊發行人牌照暴跌八成

一份《財政預算案》除了預示各部門的資源投放方向,亦披露以往資源運用的表現,而這些公共行政數據,往往反映著社會政治環境的轉變。根據電影、報刊及物品管理辦事處的資料顯示,去年本地報刊及與新聞有關的刊物,註冊數目創逾十年新低。而去年發出報刊發行人牌照的數目,較前一年更「瀑布式」下跌八成。

《大城誌》翻查過去十年《財政預算案》引述的資料顯示,去年共有507份本地報刊及與新聞有關的刊物註冊,有關數字除了連續十年持續下跌外,也創近十年以來新低,較2012年735份刊物註冊,下跌三成。

而處方發出的報刊發行人牌照數目,以往一般徘徊在20多個,直至2020年,警方修訂《警察通例》下「傳媒代表」定義,報刊發行人牌照數目大幅暴升至271個。直至去年,發出牌照數目卻又「瀑布式」下跌至42個,較前一年下跌八成。

警方在2020年修訂「傳媒代表」定義,僅承認已登記政府新聞處新聞發布系統(GNMIS)的傳媒機構,或國際認可的非本地新聞通訊社、報章、雜誌、電台和電視廣播機構,刪走原本列明的香港記者協會和香港攝影記者協會會員選項。而登記政府新聞處新聞發布系統,一般都要本地報刊註冊,而報刊只可由持有報刊發行人牌照的人士發行經銷。

受疫情影響影院一度關閉
評級影片數目回落十年前水平

至於在電影檢查方面,去年受疫情影響,影院一度被勒令關閉。去年評級影片數目,回落至2013、2014年水平,不足2,000部影片獲批電檢。但上述數字未反映,不獲評級的影片數目和趨勢。

而近三年的豁免評級影片數目,亦徘徊在3,047至5,475部影片之間,不復過去多年過萬數目。一般獲豁免評級影片,通常出現在非牟利、具教育意義的放映活動,不用評級都可放映,但近年如推廣紀錄片藝術的「采風」等組織,已停辦「華語紀錄片節」、「學校及社區記錄片巡迴展」等相關活動。

電影、報刊及物品管理辦事處指,電影院和上映場地在2022年暫時關閉,多個電影節和活動亦停辦,因此年內獲評級的影片數目有所減少,預期在2023年影片產量會逐步回升,因此預計年內獲評級及獲豁免評級的影片數目會增加。

處方交代開支和預算:報告全文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