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捕者前路】劉家棟出獄後求職碰壁 任獨立社工闖新天 白衣天使未審先被停職:停留在起跑線上

「本來的職涯規劃很清晰,先出來工作,做五至八年社工,再兼職讀書,考取學位,應該就儲夠年資,憑著學位和年資,升上較高職級的社工,薪金和工作範圍都可以去得更遠。」這是劉家棟原本的十年工作計劃,但就在22歲那年,打亂了。

他是反修例運動中首名被入罪的社工,前年出獄後,試過申請兩份心儀的社福機構工作,一份沒有回音,另一份對方則表明,他的身份政治敏感,要問過上司,再決定能否讓他面試,最終未有成事。

此路不通,他便自己開闢一條新路,做獨立社工,專門協助因社運案件而入獄的人及其家人,讓他們了解審訊流程、陪伴他們面對人生的巨變,但獨立的路不易,無機構的護蔭下,他做不到任何轉介,懲教職員亦未必受理求助,更坦白的說,其實他也是一名新紮社工,經驗不多、沒有上司督導,有求助個案涉及獄中懷孕,他真的不知道如何處理,也只能請教同行。服務的本質,本已受到限制。

另一名受訪者Birdy是一位註冊護士,因為社運案被捕,未審先不被醫院續約。在疫情最高峰之時,她走到檢測中心幫人「撩鼻」,目睹一齊畢業的朋友,現在已經很熟悉病房運作,知道如何收症、如何派藥,但她卻停留在起跑線上,很無奈。

她說,仍然有心、有力、有熱誠,想繼續服務這裡的人。只是倒頭來,這個地方又能否容納,願意為這城付出的人呢?她說,從來都沒有怪過,因為這場運動令她做不到護士,夢未能圓或許只是,政府或外界對政治犯的偏見。

2019年反修例運動,超過一萬人被捕,三年多過去,仍有約6,000名被捕人未完成調查。有立法會議員早前引述警方說法,指將會分為檢控、繼續調查和銷案三類處理,並通知被捕人士,但至今仍未向公眾公布。

他們的經歷,就如冰山一角的故事,大家都在迷霧裡前行。

✱ ✱ ✱ ✱ ✱ ✱ ✱ ✱ ✱ ✱

《集誌社》聯乘《大城誌》,在地記錄反修例運動被捕者——註冊社工劉家棟和註冊護士Birdy的前路故事。

《大城誌》負責影像部分,《集誌社》負責整理及寫下一個個有淚水與汗水的文字故事。

推介如下:

入獄被踢出校 出獄重考同一大學 需歷八年完成一學位

捲暴動案被停職 白衣天使夢碎 「所有努力被抹殺」

出獄獲續牌 求職碰壁 任「獨立社工」闖新天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