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埗「棚仔」清場 東叔賣布一輩子養活一家六口 見證製衣盛世衰落時

再見「棚仔」!深水埗欽州街布市場,在鬧市一角樹蔭下近45年,為香港碩果僅存的布料集中地,來到最終章。不少布販因為這次遷拆,選擇退下來,離開的不僅是一個養家攤檔,也是告別一輩子的職業。 繼續閱讀 深水埗「棚仔」清場 東叔賣布一輩子養活一家六口 見證製衣盛世衰落時

置頂

轉載|立場新聞案庭審筆記:傳媒人對陣檢控官

立場新聞案進入盤問階段。截至2023年1月27日,控方已用了四日時間,據稱還未進入「核心」。儘管如此,盤問已牽涉公民、社運與傳媒關係的理解、日常新聞操作、新聞工作者的立場、評論文章與煽動界線等問題。這去到第四日下午尤為激烈——主控伍淑娟就區家麟一篇評論文章逐句盤問,一度高聲表示不同意被告、立場新聞總編輯鍾沛權的說法,而鍾則以多次反詰來回應。 繼續閱讀 轉載|立場新聞案庭審筆記:傳媒人對陣檢控官

時日再變 樂天不變 《給19歲的我》阿雀:啲人笑我似林敏驄

「有人會話,阿雀好得意、好搞笑;又有人話,阿雀唔靚,個樣好奇怪;更有人話阿雀好似林敏驄,我即刻㩒舊相睇,又真係幾似喎!」紀錄片《給19歲的我》其中一位女生「阿雀」倫凱頤,哈哈大笑數算著觀眾對自己的評價,更說自己「追得好貼」!十多年後,她依然像片中那位開心果,總是惹人發笑,樂天豁達看待大小事。 繼續閱讀 時日再變 樂天不變 《給19歲的我》阿雀:啲人笑我似林敏驄

置頂

轉載︱立場新聞案庭審筆記:香港2019年論述之爭

過去的政治案件,不少因案件性質,僅聚焦在2019年某時某地事件本身,譬如青年簡健煌曾在728暴動案寫陳情書,提及728發生是因為警方在721的表現惹起爭議。又譬如何桂藍曾在六四集會案論及2019年「無大台」、聚焦個人能動性的性質。綜合而言,自反修例運動開始有政治案件以來,這大約是首次有被告能有充足時間,就這場社運說出一套比較全面,而與官方不同的詮釋。 繼續閱讀 轉載︱立場新聞案庭審筆記:香港2019年論述之爭

執導《一人婚禮》談坦誠面對恐懼 周冠威:喜劇不代表香港歌舞昇平 艱難時唞一唞笑一笑

周冠威在新時代下的香港,帶來一套截然不同的喜劇《一人婚禮》,告訴大家要坦誠面對恐懼,學會愛自己。那年之後,他失去了一筆資金,也有演員辭演他的作品,原本跟大學洽談開辦的兩個學科,最後也不了了之。他形容《一人婚禮》是懷著危機感拍攝,甚至已經預備「後備導演」,萬一自己有何不測,無法完成作品,也有人頂上。直至去年5月,電影順利煞科,他才呼出一口氣,感動萬分。 繼續閱讀 執導《一人婚禮》談坦誠面對恐懼 周冠威:喜劇不代表香港歌舞昇平 艱難時唞一唞笑一笑

旺角「隱世市集」遭圍封3小時 國安處拘6人涉煽動檢走43本書 攤檔續營業《夜香》導演撐場

旺角銀城廣場地下「隱世市集」昨晚遭警方圍封近三小時,其中一檔被檢走43本書籍等物品,6人被指煽動被捕。其餘攤檔今日繼續營業,《夜香.鴛鴦.深水埗》導演梁銘佳及Kate Reilly特意到場支持。 繼續閱讀 旺角「隱世市集」遭圍封3小時 國安處拘6人涉煽動檢走43本書 攤檔續營業《夜香》導演撐場

楊健興新作《眾裏尋真》析論香港遽變 子圓父夢繼續開咪評論時事

新聞機構一個個倒下,卻未有為楊健興入行38年的記者生涯畫上句號。他有份創辦的《眾新聞》去年停運後,他將新聞室由昔日幾百呎的錄影廠,搬到自己幾十呎的書房內。平日上午,他在大學教英文採訪及寫作,下午便回到自己的新聞室,繼續揮筆,針砭時弊。 繼續閱讀 楊健興新作《眾裏尋真》析論香港遽變 子圓父夢繼續開咪評論時事

置頂

轉載|立場新聞案庭審筆記:新聞第一課

一切有點像新聞課。鍾沛權相信,傳媒的角色,是監察政府、制衡權力,即是教科書寫的「第四權」。他在作供之中多番提及,「做得媒體」、「新聞工作者」,都會有自我期許,將很多原則加諸身上。他對自己創辦的立場新聞有明確的定位,就是要為小眾、無權者、邊緣人士發聲的新興媒體,並且要捍衛言論自由,這一切都寫進了創刊辭。 繼續閱讀 轉載|立場新聞案庭審筆記:新聞第一課

保釋下赴梵蒂岡 陳日君送別本篤十六世 昔獲擢升同關注中國宗教自由

天主教香港教區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周二向香港法院申請取回護照,翌日便坐著輪椅上機,屈在機艙十多小時後,撐著拐杖一步一步走到廣場上,告別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 繼續閱讀 保釋下赴梵蒂岡 陳日君送別本篤十六世 昔獲擢升同關注中國宗教自由

【眾新聞停運一年】網站等內容下架 曾報道反修例運動等重要事件

網媒《眾新聞》停運一年之際,其網站連同多個社交平台即日起下架。網站換上去年宣布停運時的告別辭,表明一直熱愛這片土地、從來沒有忘記初心,但可惜社會遽變,傳媒生存環境惡化,無法再毫無擔憂地,達成理念。 繼續閱讀 【眾新聞停運一年】網站等內容下架 曾報道反修例運動等重要事件

【眾新聞停運一年】前記者轉投平台繼續做 笑聲回想落淚時

去年1月3日,網媒《眾新聞》最後一日營運。那天有報章頭版,刊登了一名員工開門倒垃圾的相片,令一眾同事笑得人仰馬翻、眼角飆出淚水。相中主角,其實只不過加入《眾新聞》不到半個月,但在半年內先後經歷兩次公司停運,她的經歷正是那年傳媒生態遭逢巨浪吞噬的代表。 繼續閱讀 【眾新聞停運一年】前記者轉投平台繼續做 笑聲回想落淚時

玩味拍片談社會 Youtuber「熊仔頭」抑鬱受困說再見

以戴上頭套拍片為人熟悉,早在2012年開拓網絡短片,屬於本地早一代的Youtuber「熊仔頭」,在最新一集《熊館》節目中,剖白自己受抑鬱症影響,宣布暫別頻道,交由其他成員繼續創作:「網絡雖然很大,但我困在網絡當中,我想真的睇下呢個世界。」 繼續閱讀 玩味拍片談社會 Youtuber「熊仔頭」抑鬱受困說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