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001932

參展十年借書說價值 絕跡書展仍要出版 有種文化信化整為零未尚壞

有一年書展,有一個攤位擺設一幅「連儂牆」,讓讀者掛上一個個心裡渴求的價值,有搵食、民主、法治、繁榮、女神、多元、堅毅……而最多人揀選的,是自由。

那一年,是2015年;那個攤位,是有種文化出版社。

談起當年這塊「連儂牆」,有種文化創辦人Daniel接受《大城誌》專訪說,那不是噱頭,籌辦書展並非只有銷量考慮,還會想說一些大家關注、對社會重要的價值。那時候,沒有太多政治壓力,只要按著文明社會的專業規範去做就無問題,辛苦只在於找人設計、做物流、淋淋糝糝的行政工作。

不過,此情此景不會再現,參展十年,有種文化首度被貿發局拒絕參與今年書展。

有種破格

讀理科出身的Daniel,做過老師,也做過雜誌,十多年前轉戰出版業。他認為當時香港的出版行業死氣沉沉、欠缺活力,就像未有《蘋果日報》之前的報業生態。作品能否出版,往往取決於有沒有知名作者、有沒有大型出版社支持,做法傳統又保守。他在2012年創辦有種文化,就是希望以破格、不妥協、不落俗套的精神,為出版市場提供不一樣的選擇。

在網絡文化浪潮下,他們嘗試將網絡小說出版成實體書,例如《一路向西》、《那夜凌晨,我坐上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等作品,往後這些小說更被改編拍成電影。即使有人可能會說,網絡小說錯字多、文法又錯,但他始終覺得文字具有創作力,每個年代都會有不同的詞彙和說法,正如牛津和劍橋字典每年也會收錄新的潮語。

這些新氣象令保守出版界發現,原來出版生態不止於此,獨立出版社無論在內容取材抑或設計上都別開生面、很精彩。「保守出版社如果唔接受新嘅嘢,佢哋嘅讀者都會變老,佢哋會被淘汰,佢哋會離地,佢哋會輸。」

在雨傘運動之後,關於這段回憶和見證的書籍如雨後春筍,有種文化亦不例外,曾出版《每一把傘》、《我們的價值》等作品,因為以不迴避的態度,探討及闡釋最敏感卻又切實的題材,也是他們的出版初衷之一。可是,這兩本書在出版六、七年後,可能已經散落各家各戶多年之際,去年書展卻遭到投訴,指控涉嫌牴觸國安法。

「做乜咁睇唔開做出版」

早幾日,他翻開報紙看到一篇專欄《咁睇唔開做記者?》,雖不是記者,但他倒是很有共鳴,因為聽過很多人問:「做乜咁睇唔開做出版?」這次,他心裡有答案:「人生唔係剩係追求食得好、住得好,仲有好多現代人和文明人嘅需要,做自己想做嘅事,享受滿足感。」

對他來說,獨立出版社可以發表到自己想講的內容,獨有一種魅力,埋藏一份理想,「好多時候唔係淨係講錢,並非市場主導一切。」早幾年,他見到獨立出版社湧現,任何人都有機會可以投入和參與出版行業,令他感到欣慰,畢竟走了十多年,也自覺老了。

他鍾情出版,不愛搞活動,甚或經營書店,書展對他來說,只不過是一個活動,最大的感覺都是辛苦。「我年紀唔細喎,為期七日,朝十晚十,其實好辛苦,講真辛苦到都有啲唔想參加,每年都是頂硬上,因為出版從來都唔一定只有書展。」

每年書展,他都會找一班年輕人幫忙籌劃攤位,由如何構思、佈置、物流、經營,一一放手讓年輕人發揮。「呢個對佢哋嚟講,係一個好好嘅經驗,讓佢哋好好享受呢個舞台,佢哋好開心。」跟年輕人交流和互動,是他忘卻朝十晚十的調解劑。

學識接受新事物,追求物慾以外的滿足感,讓年輕人享受舞台,都是他的堅持。

壞與更壞的安慰

年復年跟社會,同呼吸共命運,輾轉十載。他去年底收到貿發局邀請參與今年書展,於是今年1月31日報名,4月8日收到通知將會抽籤揀攤位的次序,4月14日得知抽籤結果,直至5月6日收到貿發局電郵,指「出現未能預測技術問題」暫時取消揀選攤位,最終5月16日得悉「不獲接納」參展,僅僅那四字不留緣由的結果。

「好多人問我,有咩感覺?」

「坦白講,我沒有太大感覺。」

「因為現實上已經有咁多DQ先例,我只不過沒有了參展的自由,但很多人失去更大的自由,今天在收押所內。」

他追問過貿發局DQ自己的原因,對方答不出來。他覺得今時今日很多人會說「係咁㗎啦」、「睇開啲」,但這種想法很消極,對自己、對社會都很消極,公民有責任要去跟進事件,「發生咗事情一定要問,答不答到都是一個答案,如果關我事嘅嘢都唔出聲,呢個係一個非常差嘅情況,所以你搵我出嚟講係需要㗎,個社會仍然需要多啲聲音。」

書展佔出版社一年近三至四成的收入,加上疫情下出版社收入大受影響,令他坦言營運出版社的經濟壓力,比政治壓力來得更大和實實在在,「只係好多時候,唔知點解頂下頂下,又頂多到兩三個月咁。」話雖如此,但他又說得淡然,因為「坦白說,各行各業都好悽慘,好多店舖停業,人心惶惶下仲會睇書咩?有錢都用嚟買柴米油鹽、買廁紙啦!」

在他身邊,九成以往的合作夥伴,亦都紛紛離開出版行業,部分人已經移民,要再找志同道合的人不易,過程難免也會有點孤身作戰的感覺。但他覺得,獨立出版社向來習慣從頭來過,出版途徑有很多方法,從來不是只有書展,化整為零也未必是一件壞事,「咪再諗方法,問題是讀者能否一齊適應。」

生存空間收窄,但他表明會繼續出版,是有種人,仍然熱愛堅持。

參展十年借書說價值 絕跡書展仍要出版 有種文化信化整為零未尚壞” 有 1 則迴響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