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執導《一人婚禮》談坦誠面對恐懼 周冠威:喜劇不代表香港歌舞昇平 艱難時唞一唞笑一笑
周冠威在新時代下的香港,帶來一套截然不同的喜劇《一人婚禮》,告訴大家要坦誠面對恐懼,學會愛自己。那年之後,他失去了一筆資金,也有演員辭演他的作品,原本跟大學洽談開辦的兩個學科,最後也不了了之。他形容《一人婚禮》是懷著危機感拍攝,甚至已經預備「後備導演」,萬一自己有何不測,無法完成作品,也有人頂上。直至去年5月,電影順利煞科,他才呼出一口氣,感動萬分。 繼續閱讀 執導《一人婚禮》談坦誠面對恐懼 周冠威:喜劇不代表香港歌舞昇平 艱難時唞一唞笑一笑

林森鏡下小人物 難擺飄泊流離命運 窄路中繼續前行
八十後導演林森憑《窄路微塵》奪得本年度電影評論學會最佳導演。面對《阿凡達:水之道》來勢洶洶、《男兒當入樽》熱血回憶,夾在中間上映的《窄路微塵》就如在窄路中前行。 繼續閱讀 林森鏡下小人物 難擺飄泊流離命運 窄路中繼續前行

旺角「隱世市集」遭圍封3小時 國安處拘6人涉煽動檢走43本書 攤檔續營業《夜香》導演撐場
旺角銀城廣場地下「隱世市集」昨晚遭警方圍封近三小時,其中一檔被檢走43本書籍等物品,6人被指煽動被捕。其餘攤檔今日繼續營業,《夜香.鴛鴦.深水埗》導演梁銘佳及Kate Reilly特意到場支持。 繼續閱讀 旺角「隱世市集」遭圍封3小時 國安處拘6人涉煽動檢走43本書 攤檔續營業《夜香》導演撐場

狹縫中觀照微小堅韌生存意志 林森憑《窄路微塵》奪最佳導演
「我們只是一粒微塵,上天有時會看不見我們,但不要緊,我們看見彼此就可以了。」這是來自電影《窄路微塵》的一句對白。八十後導演林森憑這部電影,奪得第29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最佳導演。 繼續閱讀 狹縫中觀照微小堅韌生存意志 林森憑《窄路微塵》奪最佳導演

楊健興新作《眾裏尋真》析論香港遽變 子圓父夢繼續開咪評論時事
新聞機構一個個倒下,卻未有為楊健興入行38年的記者生涯畫上句號。他有份創辦的《眾新聞》去年停運後,他將新聞室由昔日幾百呎的錄影廠,搬到自己幾十呎的書房內。平日上午,他在大學教英文採訪及寫作,下午便回到自己的新聞室,繼續揮筆,針砭時弊。 繼續閱讀 楊健興新作《眾裏尋真》析論香港遽變 子圓父夢繼續開咪評論時事

轉載|立場新聞案庭審筆記:新聞第一課
一切有點像新聞課。鍾沛權相信,傳媒的角色,是監察政府、制衡權力,即是教科書寫的「第四權」。他在作供之中多番提及,「做得媒體」、「新聞工作者」,都會有自我期許,將很多原則加諸身上。他對自己創辦的立場新聞有明確的定位,就是要為小眾、無權者、邊緣人士發聲的新興媒體,並且要捍衛言論自由,這一切都寫進了創刊辭。 繼續閱讀 轉載|立場新聞案庭審筆記:新聞第一課

保釋下赴梵蒂岡 陳日君送別本篤十六世 昔獲擢升同關注中國宗教自由
天主教香港教區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周二向香港法院申請取回護照,翌日便坐著輪椅上機,屈在機艙十多小時後,撐著拐杖一步一步走到廣場上,告別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 繼續閱讀 保釋下赴梵蒂岡 陳日君送別本篤十六世 昔獲擢升同關注中國宗教自由

【眾新聞停運一年】網站等內容下架 曾報道反修例運動等重要事件
網媒《眾新聞》停運一年之際,其網站連同多個社交平台即日起下架。網站換上去年宣布停運時的告別辭,表明一直熱愛這片土地、從來沒有忘記初心,但可惜社會遽變,傳媒生存環境惡化,無法再毫無擔憂地,達成理念。 繼續閱讀 【眾新聞停運一年】網站等內容下架 曾報道反修例運動等重要事件

【眾新聞停運一年】前記者轉投平台繼續做 笑聲回想落淚時
去年1月3日,網媒《眾新聞》最後一日營運。那天有報章頭版,刊登了一名員工開門倒垃圾的相片,令一眾同事笑得人仰馬翻、眼角飆出淚水。相中主角,其實只不過加入《眾新聞》不到半個月,但在半年內先後經歷兩次公司停運,她的經歷正是那年傳媒生態遭逢巨浪吞噬的代表。 繼續閱讀 【眾新聞停運一年】前記者轉投平台繼續做 笑聲回想落淚時

玩味拍片談社會 Youtuber「熊仔頭」抑鬱受困說再見
以戴上頭套拍片為人熟悉,早在2012年開拓網絡短片,屬於本地早一代的Youtuber「熊仔頭」,在最新一集《熊館》節目中,剖白自己受抑鬱症影響,宣布暫別頻道,交由其他成員繼續創作:「網絡雖然很大,但我困在網絡當中,我想真的睇下呢個世界。」 繼續閱讀 玩味拍片談社會 Youtuber「熊仔頭」抑鬱受困說再見

我要用上帝的愛浸死他們——訪《給19歲的我》英華女校副校長
面對學生不理解,英華女校副校長周小鳳覺得「要用上帝的愛浸死他們」,紀錄片《給19歲的我》記下這句話,令人暖心。但她去年看到預告片後,卻失眠了兩日,心想「會不會太誇張?」提議不如剪走它。導演張婉婷一口就說:「講得咁好點解要剪?唔剪。」上映之後,不少人受這句話觸動,原來很多人認同教育需要有愛。 繼續閱讀 我要用上帝的愛浸死他們——訪《給19歲的我》英華女校副校長

作家西西心臟衰竭離世 筆耕半世紀隱喻城市處境 睹反修例感虧欠年輕人
香港著名作家西西,有份創辦的素葉出版社公告,西西因心臟衰竭,今晨在醫院安詳離世,形容西西一生精彩、愉快,並且有益、有意義,享年85歲。三年前,西西受訪坦言,現實總比小說更離奇魔幻,誰想像到香港會變成這樣?對於年輕人,她覺得「是我們欠他們,欠他們一個理想的社會。」 繼續閱讀 作家西西心臟衰竭離世 筆耕半世紀隱喻城市處境 睹反修例感虧欠年輕人

由港人最愛到一沉百踩 訪楊千嬅歌迷變Hater之路:我有很多疑問
昔日八度奪得「叱咤樂壇我最喜愛女歌手」,由香港人一人一票投選出來,楊千嬅得天獨厚的觀眾緣,無人能及。今天她再度舉辦演唱會,反應不似預期,香港觀眾不再受落,由滯銷、割價、到贈送門票,網上一片揶揄聲。昔日最喜愛的,今日一沉百踩。社會在變,從民心可見。 繼續閱讀 由港人最愛到一沉百踩 訪楊千嬅歌迷變Hater之路:我有很多疑問

鄒幸彤煽惑六四集會上訴得直 官:禁止維園集會合法性未被確定
鄒幸彤煽惑六四集會上訴得直,判詞指出,本案警方並無主動認真考慮上訴人提出的防疫措施,在禁止集會後才索取衛生署報告,目的只是支持自己的決定,明言「如果禁止令並非合法發出,即使上訴人呼籲他人到維園集會也不會違法。」 繼續閱讀 鄒幸彤煽惑六四集會上訴得直 官:禁止維園集會合法性未被確定

居港內地人聲援「白紙示威」 來港五年歷公民社會洗禮 盼為這城付出就算不能變得更好
五年前,Abbie由山東來港讀書,畢業後留港繼續工作。新疆烏魯木齊上月一場火警,被質疑防疫封區影響救援,雖然官方否認,但十條人命「救救我們」的呼喚,牽動中國多個城市「白紙示威」,控訴長年高壓的防疫政策,世界各地都有聲援,當中包括香港。 繼續閱讀 居港內地人聲援「白紙示威」 來港五年歷公民社會洗禮 盼為這城付出就算不能變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