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三十】齡記4頁篇幅敘六四 唯一提及學運訴求

四事件發生三十年教科書如何記載這場民主運動,肩負起歷史教育的責任?大城誌比較本地三間中史教科書出版社發現在論述六四事件上都有不同篇幅和角度

齡記出版在「改革開放中出現的社會問題」章節,分拆4頁獨立講述1989年的六四事件,指出追求民主訴求、貧富懸殊、國企嚴重虧損、官倒情況嚴重、通脹高企及物價改革失敗,都成為事件的背景。由悼念中共前總書記胡耀邦逝世,觸發起集會遊行,反對貪污腐敗及提出言論、新聞自由等訴求。

書中亦有補充學生運動提出的主要的訴求,包括要求公開公正評價胡耀邦;維護憲法和法律賦予的公民權利,包括言論、集會和人身自由;反官僚主義、反貪污、反腐敗、反官倒;制定新聞法,開放民間辦報,尊重新聞自由;更改社論定性為「動亂」的說法;檢討重大政策失誤,改善民生。齡記是唯一一間較為詳細指出學運訴求的出版社。

書中提及,時任中共總書記趙紫陽曾到天安門廣場探訪絕食學生,希望和平解決事件但不成功。後來亦提出學生先撤離天安門廣場,再與政府對話。但時任國務院總理李鵬拒絕撤回將學潮定性為「動亂」的「四二六社論」,意味趙紫陽失勢,高層態度轉為強硬。

書中指出,中共高層最終決定「強硬鎮壓」,授權軍隊「用武力完成任務」,並造成「部分學生及群眾傷亡」,活躍分子被通輯,趙紫陽被指犯錯遭撤銷黨內外一切職務,事件令開放政策短暫受阻。但就未有提及傷亡數字,亦未有提及坦克車駛入天安門及開槍等實際的「武力」。

而選圖方面,除了起用當年報章社論截圖,還用了悼念胡耀邦、集會絕食、學生領袖王丹、吾爾開希、柴玲、以至軍隊清場的相片。

綜合比較3間出版社,只有現代教育提及六四事件的傷亡人數,亦只有齡記出版清楚指出這場學生運動提出的具體訴求。由聯合出版集團旗下商務印書館全資擁有的香港教育圖書公司,就僅以2頁講述六四事件,為3本教科書當中篇幅最少,而聯合出版集團亦是由中聯辦擁有。

然而,即使部分教科書指出解放軍「開入」天安門廣場、又或戒嚴部隊強行「開進」天安門廣場,但3間出版社都沒有提及過坦克車的出現,亦沒有提及過開槍等具體的「武力」和「平息」的手法。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