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衞局兩日後1300字解釋廢針紙有「合理懷疑」 再引司法覆核:疫苗通行證與個人權利取平衡

免針紙風波,政府周二指下月12日起,逾兩萬市民的醫學豁免將不獲接納。《大城誌》當晚向醫衞局查詢,政府是否未審先判?株連有需要市民?若涉事醫生罪名不成立,有關醫學豁免能否重新被接納?醫衞局新聞主任當日稱,稿中寫了「有合理懷疑」,沒有補充。

兩日後,醫衞局以1300多字書面回覆,進一步解釋其「合理懷疑」,指有關私家醫生涉嫌濫發醫學豁免證明書而遭拘捕,而該等私家醫生發出的豁免證明書數量不成比例地高,政府有合理理由懷疑有關私家醫生未有遵從衞生署的指引。局方再引用「疫苗通行證」司法覆核案件,表明法庭判詞已表明「疫苗通行證」在保障香港的公共衞生與限制個人權利之間,取得合理平衡。

相關報道:七醫生被指濫發證明 二萬人豁免打針下月無效

疫苗

局方:豁免證明書數量不成比例地高

政府周二因應,警方拘捕七名私家醫生涉嫌濫發醫學豁免證明書,所有由涉事醫生簽發的醫學豁免將被視為無效,逾二萬市民受影響。《大城誌》周二向醫衞局電郵查詢,政府是否帶頭未審先判?如果涉事私家醫生,最後獲撤控或罪名不成立,那他們所簽發的醫學豁免證明書,是否可以重新接納?政府憑甚麼覺得所有曾求醫的市民,都是被濫發醫學豁免證明書?理據何在?會否有市民無辜被株連?局方能否排除這個可能性?當日醫衞局新聞主任指,稿中已寫了「有合理懷疑」,已預了時間給有需要市民,再諮詢其他醫生,表明沒有補充。

事隔兩日,醫衞局今早10時38分回覆《大城誌》,指目前為止有七名私家醫生因涉嫌濫發醫學豁免證明書,而涉及警方的拘捕行動,部分案件已進入司法程序。根據「醫健通」紀錄,該七名醫生合共發出二萬多張,仍有效的醫學豁免證明書,佔所有仍有效的醫學豁免證明書超過一半。

局方指,考慮到有關私家醫生涉嫌濫發醫學豁免證明書而遭拘捕,而該等私家醫生發出的豁免證明書數量不成比例地高,政府有合理理由懷疑有關私家醫生未有遵從衞生署的指引,先為病人恰當診症作出臨牀評估而簽發醫學豁免證明書,因而未能符合《預防及控制疾病(疫苗通行證)規例》下醫學豁免證明書的要求。

基於上述合理懷疑,政府不再接納七名涉事醫生過去發出的醫學豁免證明書,作為「疫苗通行證」下持有人不適合接種新冠疫苗的證明,同時亦已即時停止相關醫生,透過醫健通系統簽發醫學豁免證明書的資格。

局方:有關市民「獲安排」於10月12日方會失效

局方重申,「疫苗通行證」是保障公共衞生的重要工具,若未遵從衞生署指引而濫發的醫學豁免證明書被用作「疫苗通行證」用途,會嚴重影響「疫苗通行證」系統的穩健性和抗疫政策的有效落實,亦會影響公共衞生及巿民健康。

巿民如持有涉事醫生所簽發的醫學豁免證明書,可按需要諮詢其他醫生。局方解釋「考慮到有關市民可能需時諮詢其他醫生,因此他們現時仍然使用的醫學豁免證明書及其二維碼,獲安排於10月12日方會失效,而將不能通過『疫苗通行證』處所掃瞄器檢查。」

另外,局方又以接近590字,講述「疫苗通行證」的「法律依據」,指《預防及控制疾病(疫苗通行證)規例》(第599L章)已提交立法會,賦權醫務衞生局局長發出「疫苗通行證指示」,並引用「疫苗通行證」的司法覆核案件,指法庭判詞提到「疫苗通行證」為依法規定,旨在達到保障公共衞生的合法目的,亦在保障香港的公共衞生與限制申請人的個人權利之間,取得合理平衡。

不過,上述回覆並未有排除有需要市民無辜被株連的可能,亦未有回應如果涉事私家醫生,最後獲撤控或罪名不成立,那他們所簽發的醫學豁免證明書,是否可以重新接納?變相仍有未審先判之嫌。

專家:社會應尊重市民對疫苗有猶豫

而四名港大學者包括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生物化學系教授金冬雁、微生物學系名譽助理教授龍振邦及微生物學系臨牀副教授陳福和,日前以〈新冠疫情勢將盡 香港復常心所往〉為題撰文,提及現時新冠疫情之粗病死率較前幾波低、有效繁殖率較低,以及季節性愈來愈明顯,新冠病毒基本上與全球各地流行之季節性流感或其他呼吸道病毒接近。「市民大眾應該開始明白新冠病毒感染已經在本港紥根,並已成為風土病之事實。」

專家指出,現時疫情已經緩和,應逐漸開始放寬復常。時至今日,仍未接種之市民,經過一年多之時間仍對疫苗有猶豫,再給予時間仍不會有太大改變。社會應尊重這批市民之選擇,而本港復常計劃亦可以向前邁進,無需要再等待。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