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路微塵 Day08 0040 Edited

狹縫中觀照微小堅韌生存意志 林森憑《窄路微塵》奪最佳導演

「我們只是一粒微塵,上天有時會看不見我們,但不要緊,我們看見彼此就可以了。」這是來自電影《窄路微塵》的一句對白。八十後導演林森憑這部電影,奪得第29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最佳導演。

電影以疫情下,祈求天佑香港為背景,訴說清潔工、劏房單親媽媽,如何在艱難的現實中,選擇做一個好人。大會指,林森真誠面對疫情之下香港微小個體的艱苦與堅毅,以清潔工作環境、隱沒於城市的窄巷等場景,創造出惹人共鳴的視覺元素。從演員調配到場面調度,空間的映襯都整全可觀,感動人心。

大會形容:「在狹縫中觀照微小而堅韌的生存意志,在壞時代中堅守價值的訊息無疑也是維繫我們信念的支柱,同樣叫我們在塵世中看到彼此。」林森得獎後表示,創作時有很多決定及選擇,都是源於當刻對生活的感受,希望藉電影給大家一個擁抱,多謝香港人。他說,眼看生活逐漸復常,希望大家都能「咬住唔放,一定會好!」

《窄路微塵》劇照

他帶著兩個小孩去年移民英國,台灣金馬獎過後,電影在香港上映。他匆匆為電影宣傳後,便回程英國,在社交平台說:「回想起回程到英國的航班上,我坐在窗口位,望著香港的燈火遠去,我還是不禁流下眼淚,想起自己最不捨的就是香港人。我想我對香港的思念會是永恆的,就如燈火遠去後,飛機持續爬升,漆黑之中忽然亮起點點星光,那一刻我相信我看到宇宙了。」

林森在深水埗成長、演藝學院導演系畢業,過往不少作品關注社會議題,包括記錄留守皇后碼頭抗爭者的《人在皇后》、新移民與舊區重建的《暉仔》、還有近年較多人認識《少年》,講述反修例運動「民間搜救隊」挽救生命的故事。一個個飄於微塵的故事,在他的鏡頭下投射出來。

開畫票房不理想,齊柏林熱狗店於是憑戲票請食薯餅;導演沒法到戲院謝票宣傳,於是其他新晉年輕導演,聯合起來為一套無關自己事的電影謝票。原來微塵之中,彼此一直看見對方。

林森

今屆共有兩位最佳導演,另一位是韋家輝憑《神探大戰》奪得。大會指,韋家輝集個人大成,以警匪類型,叩問神魔之別、人性黑暗、冤冤相報、罪孽輪迴等主題,大刀闊斧以動作場面說話,招牌式的縝密佈局,精鍊別出心裁的起承轉合,在他自己手中鋪滿奇想和異象,暗暗藉原生家庭的兩代心結愛恨迷情,添上時代觸覺,創造別不一樣的香港寓言。

《給十九歲的我》奪最佳電影

記下英華女生成長的《給十九歲的我》榮獲最佳電影,大會形容,在時光流轉、人事變遷中撿拾零碎,拼貼成21世紀香港少女的社會風貌圖,是香港紀錄片中特別的存在。這是十年內,繼《理大圍城》後另一套奪得最佳電影的紀錄片。

大會形容《給十九歲的我》,耗時十年,輾轉追蹤六位英華女生,影片涉獵廣泛,整理過程艱巨,剪接尤其應記一功;從渥沃之家到平民小戶,由破碎離散到方言與地域特色,都能在作品中找到細膩平實的紀錄。六位被訪少女猶如璞玉,有未經矯飾的直率動人,在鏡頭前散發着點點靈光。

《給十九歲的我》劇照

另外,最佳男演員由張繼聰憑《窄路微塵》奪得,最佳女演員由鄭秀文憑《流水落花》摘下。大會亦推薦年度九部電影:《窄路微塵》、《白日青春》、《流水落花》、《神探大戰》、《七人樂隊》、《飯戲攻心》、《過時.過節》、《正義迴廊》、《明日戰記》。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