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獨立出版社主辦的「第一屆香港人書展」明日在銅鑼灣揭幕,負責人楊子俊坦言,「如果香港書展未來的趨勢是有更多審查,更多參展商因為恐懼而不擺放香港人值得看的書籍,其實很可惜,希望民間可提供替代方案,令香港書店保持活力,擁有我們的自由。」
他說,不會審查參展書籍,書籍都是參展商決定,但指當下的香港不能「量化」法律風險,希望會發生最好的事情。
為期七日的「香港人書展」明日在銅鑼灣軒尼詩道388號Mall Plus商場一樓舉行,參展商包括早前被貿發局拒絕參與「香港書展」的山道文化、有種文化;另有界限書店、Sample樣本、香港文學生活館、手民出版社、白卷出版社、Misy Baby台灣書等獨立書店和出版社。
貿發局拒參展 楊子俊:意念上被打擊
貿發局今年五月拒絕山道文化、有種文化等出版社,參與今年「香港書展」。山道文化當時發聲明表示極度遺憾,因為書展是香港是否享有出版自由的寒暑表。有種文化當時受訪表示,獨立出版社可發表到自己想講的內容,「好多時候唔係淨係講錢,並非市場主導一切。」
獨立出版社被「香港書展」DQ,成為今次「香港人書展」的緣起之一。這次書展的負責人楊子俊,也是山道文化的創辦人。他坦言從小喜歡看書,小時候會行香港書展,當時覺得「原來香港有咁多書、又多元、甚至大陸人會來香港買書。」
對於自己失去參展的機會,他覺得「我只是一個很小的版塊,我的攤位有幾大?但事件顯示了價值觀的問題,原來異見的聲音,縱然合法,都會被拒絕,是意念上的打擊;縱然很努力跟從新的規則,換來的都是不好,作為參展商、市民也好,都會幾失望。」

他指,如果香港書展未來的趨勢是有更多審查,更多參展商因恐懼而不擺放香港人值得看的書籍,其實很可惜,希望民間和私人市場可提供替代方案,令香港書店保持活力,擁有自由。這次「香港人書展」,他說不會審查參展書籍,書籍都是參展商決定,「如果以香港書展的說法,他們都說不會審查書籍,只不過他們審查參展商……」
但他坦言,曾跟參展商評估風險,因為當下的香港「講唔埋」、不能量化風險,會否因為他的政治立場被釘得很緊也不知道,只希望會發生最好的事情。他認為,香港書業是香港言論和出版自由的一種,雖然香港現時的社會政治環境灰暗,但他希望提供一個空間散播希望,告訴大家仍然有空間可以做正確的事情。

另一負責人Sam坦言,這幾年疫情衝擊香港,前年「香港書展」延期令業界大失預算,當時已有想法,業界能否自發籌辦書展。為何一年只有一次書展?參展商有無得參與書展主題?這次「香港人書展」就是希望可以告訴大家,業界可以自發舉行書展的可能性。
他透露籌辦過程遇上不少困難,聯絡過至少20間出版社及書店,但不少因為時間倉促、已參加貿發局的書展等種種原因而拒絕;即使租借場地時,業主代理也會問:「你們賣咩書?」他就答:「我們咩書都賣,愛情小說、社政題材、歷史文學、繪畫,我們都賣,因為我們的願景,就是一個咩都有得賣的書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