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保安體系出身的行政長官李家超,推出上任後首份《施政報告》。報告披露過去兩年,本地勞動人口流失約14萬人,表明要積極「搶企業」、「搶人才」,包括取消「優秀人才入境計劃」年度配額,外來人士居港七年並成為香港居民後,可獲退還在港置業額外的印花稅,即日起生效。
以來港定居、取得香港身份證為目標的「優秀人才入境計劃」,近年《施政報告》都不斷倍增年度配額,前年增至2 000個、去年就再增至4 000個,藝人趙薇、湯唯、章子怡等都是循此途徑取得香港身份證。不過,來到這一年,李家超直接宣佈取消年度配額,並會「優化」審批。意味更多外地人,基本上九成是內地人,可以循這途徑,成為新香港人。
根據立法會文件及入境處的資料顯示,「優秀人才入境計劃」由2006年實施至今年上半年,一共批出10,278宗個案,當中9,129宗申請來自中國內地,佔近八成九。
以2021年為例,入境處接獲5,365宗申請,批出2,004宗,當中內地有1,860宗,佔近九成二。來到今年上半年,當局批出1,147宗申請,內地亦有1,090宗,佔近九成五。
《施政報告》亦提出,向合資格外來人才退還在港置業額外的印花稅。合資格外來人才,由今天起,如在港置業,於居港七年並成為香港永久性居民後,其已購入並仍然持有的首個住宅物業,可申請退還已繳付的買家印花稅及新住宅印花稅,但仍須繳交按「第二標準稅率」計算的從價印花稅。即外來人士的印花稅與首次置業的香港居民看齊,即日起生效。
勞福局明年容許輸入院舍護理員
另外,港府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年薪達港幣250萬元,或者在全球百強大學畢業,並在過去五年累積三年工作經驗的人士,可獲發為期兩年的通行證來港發展,不設人數限額。未符工作經驗,但最近五年內畢業的百強大學畢業生,亦可獲發通行證,則有每年10,000人限。
報告亦提出,放寬「一般就業政策」和「輸入內地人才計劃」,如屬「人才清單」表列的13項本地人才短缺專業,或招聘的職位年薪達港幣200萬元或以上,無須證明本地招聘困難,可直接提出申請。
另放寬「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將逗留期限由一年延長至兩年,並擴展至本港大學大灣區校園的畢業生。在「科技人才入境計劃」,撤銷科技公司輸入外來人才時必須增聘本地僱員的規定。
面對本港多個行業人力短缺問題,勞福局明年將推出特別計劃,「適度容許」輸入安老院及殘疾人士院舍護理員、放寬輸入護理員的比例和精簡申請審批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