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607325

10歲獲提名金馬 快樂男生演悲慘童年 童星黃梓樂:願保持樂觀尋覓希望

「抑鬱不是一種選擇,我們可不可以不要那麼刻薄。」那是電影《年少日記》其中一句對白。10歲男生黃梓樂在片中飾演小學生,過著一個不愉快的童年,「對不起」大概是他跟父母說得最多的話,無人作伴,獨自寫下日記,希望鍛鍊好語文,贏得父母歡心,一筆一字蘊含著充滿淚水的童年。

現實中的梓樂,自言活潑開朗,讀書成績又好,靦腆得來又會自滿地說,科科都有90分。有些同學知道他拍戲,有人讚他做得好、靚仔、羨慕他見到很多明星,但也有人認為他哭得很假。他笑說:「都有Haters……那就接受、反省、排練多啲、咪試下演得真啲囉。」

他不常哭,但看戲時容易被觸動。他們一家觀看這齣電影時,媽媽落淚,梓樂目睹又流淚,繼而哥哥和爸爸也跟著哭,一家四口一齊哭。10歲男生不懂得安慰戲裏戲外不開心的人,只希望他們不要像戲中的自己常常哭,嘗試樂觀、嘗試找到希望。拍戲以外,他喜歡昆蟲,每當有甲蟲飛入課室,同學驚呼時,他會用手護送牠們離開,從小事小物,仍能感受生命的價值。

我的志願

訪問那天,黃梓樂由媽媽接送,在港島放學後,輾轉來到新界受訪。像大多小朋友,他在車上睡著了;來到鏡頭前,卻像大人般,提起精神,自動自覺擺出不同表情;深近視的他,會脫下眼鏡受訪,或許還有少少「偶像包袱」。因為他的志願是想做一位明星演員,他說:「如果做不到,就做歌手,再做不到,才做醫生、科學家、獸醫……

梓樂現年10歲,讀小學五年級,有一個哥哥。他由五歲開始跟隨哥哥拍廣告,兄弟二人都有表演慾,媽媽於是充當經理人,為他們主動張羅不同試鏡機會。在人前表演,他不覺緊張,看見成果會感到滿足,無人教做戲,也沒有參考和模仿對象,所有情感表達都由自己發掘出來,最多可能是,父母和哥哥會在家中扮演不同角色,跟他排練對白,便是這家人的日常。

他喜歡表演,覺得做戲是一種興趣,也明確說得出,廣告為介紹事物,多數要表現得開心,但電影就要打動人心,哭的時候比較多,而他喜歡拍哭戲、有挑戰性的角色。

10歲男生黃梓樂,憑《年少日記》入圍台灣金馬獎最佳男配角。
他的志願是想做一位明星。

「蟲不知」少年

「平時的生活就是上學,放學和放假就會拍下戲、拍下廣告,沒有太特別。」當同學放學走去補習,他放學就走去拍戲,這是他口中沒有「特別」的生活,因為他覺得:「補習就是學嘢,拍戲就是興趣班。」

而他自言處理到自己的學業,事實上科科都有90分,有時甚至會高過95分,說起上來不好意思又沾沾自喜。老師知道他拍戲,但沒有因此優待他,反而會嚴厲一點,擔心他忽略學業,他馬上對著鏡頭說:「我是不會的!」

有些同學知道他拍戲,他說:「有些喜歡我,有些不喜歡我,都會有Haters、會評論我。有人會說我演戲好、靚仔、可以見到咁多明星就好啦;也有人會說我啲戲麻麻,有時喊得好假、好奇怪。」面對別人意見,無他的,「那就接受、反省,咪試下演真啲,在家中排練多啲囉。」

拍戲以外,他喜歡研究昆蟲,特別是甲蟲。他的學校靠近山邊,有時會有甲蟲飛入課室,大部分同學大呼小叫之際,他偏偏不怕,會上前觸碰、拿起再放走牠們。他和哥哥更在家中飼養變色龍,他說也是一種學習照顧人和動物的過程。就像電影《蟲不知》那位主角,懂得跟昆蟲溝通。無憂、豁達、好奇,都是梓樂眼中的世界。

不再哭了

短短幾年間,他拍過電視劇《季前賽》,也拍過電影《流水落花》、《七月返歸》,甚至憑《年少日記》入圍第60屆台灣金馬獎最佳男配角,10歲之齡,與一眾老戲骨並列,叫人不要少看他年輕。獲悉喜訊之時,他正在做功課,跟媽媽重看直播,確認「秋生哥哥」讀出自己的名稱。向來自信的他,這次卻說沒信心會贏,入圍已經很開心。

電影在2021年開拍,那時他未夠10歲。相比以往角色,他覺得《年少日記》是戲份最重,也是難度最高的一部作品,因為差不多每一場戲,他都要哭。現實的他,自言是一個很開心、活潑開朗的人,學業成績也很好。戲中的他,卻是成績很差,還經常被弟弟看不起。

《年少日記》劇照
《年少日記》劇照

有一場戲,他再次因學業問題,被戲中父親責罵,並痛打至身體瘀青,母親為兒子塗藥膏,著兒子要努力。他在戲中不停哭,捱打固然疼痛,母親雖有傷心,但倒頭來都沒有幫他,而是幫父親說好話,也令他很傷心。停機後,他繼續痛哭,一度無法抽離角色,覺得那名男生其實很可憐。哭得痛心,但最後他卻發現,那場戲被刪剪了,唯有嘆嘆氣說:「很可惜……

看過電影的人,無不感到鬱悶。梓樂說,有人覺得故事很慘、有人哭得恐怖。他們一家觀看電影時,媽媽最先哭了,接著到他流淚,哥哥和爸爸後來也跟著哭。

回到現實,開學不足兩個月,已有接近20宗學童輕生或企圖輕生個案,戲中的故事和心聲,或正在當下不斷發生。他不懂得說甚麼話,安慰戲裏戲外不開心的人,只希望他們不要像戲中的自己常常哭,嘗試樂觀、嘗試找到多一點希望。或者將來,他希望可以拍喜劇,把歡樂和歡笑帶給觀眾。悲劇過後,仍然期盼,以笑相待的一天。

他不懂安慰戲裏戲外不開心的人,鼓勵嘗試樂觀、嘗試找到多一點希望。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