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父參選留守家園 博士生學做女村長 黃菀參:時勢令我成長 盼給年輕人機會
黃菀參當選沙田下禾輋村居民代表,打開瀏覽器,找到她的資料不多,最多就是——前村長黃裕財的女兒、社民連黃浩銘的妹妹。曾有街坊因為她的年齡和性別,提出顧慮,但她希望對方給予年輕人機會,放長雙眼看看,做得不好時,多提點一句。她形容:「就好似是一個時勢去推進,令我成長的一個過程。」 繼續閱讀 代父參選留守家園 博士生學做女村長 黃菀參:時勢令我成長 盼給年輕人機會
黃菀參當選沙田下禾輋村居民代表,打開瀏覽器,找到她的資料不多,最多就是——前村長黃裕財的女兒、社民連黃浩銘的妹妹。曾有街坊因為她的年齡和性別,提出顧慮,但她希望對方給予年輕人機會,放長雙眼看看,做得不好時,多提點一句。她形容:「就好似是一個時勢去推進,令我成長的一個過程。」 繼續閱讀 代父參選留守家園 博士生學做女村長 黃菀參:時勢令我成長 盼給年輕人機會
找Madam訪問,她第一句就形容自己是一位受爭議的人,未知訪問她的傳媒能否承受得起讀者的輿論壓力。皆因她在紀錄片《給19歲的我》中,表明想當一名警察,經歷2019年社會運動,警方所作所為備受爭議,她擔心親友受壓,最後決定不做警察。因為顧及親友,放棄自己的夢想;因為輿論壓力,提出對記者的關心,這也是Madam的特質。 繼續閱讀 由逃避到面對自我 逆流再逐警察夢 《給19歲的我》Madam:不甘心未試過就放棄
「有人會話,阿雀好得意、好搞笑;又有人話,阿雀唔靚,個樣好奇怪;更有人話阿雀好似林敏驄,我即刻㩒舊相睇,又真係幾似喎!」紀錄片《給19歲的我》其中一位女生「阿雀」倫凱頤,哈哈大笑數算著觀眾對自己的評價,更說自己「追得好貼」!十多年後,她依然像片中那位開心果,總是惹人發笑,樂天豁達看待大小事。 繼續閱讀 時日再變 樂天不變 《給19歲的我》阿雀:啲人笑我似林敏驄
周冠威在新時代下的香港,帶來一套截然不同的喜劇《一人婚禮》,告訴大家要坦誠面對恐懼,學會愛自己。那年之後,他失去了一筆資金,也有演員辭演他的作品,原本跟大學洽談開辦的兩個學科,最後也不了了之。他形容《一人婚禮》是懷著危機感拍攝,甚至已經預備「後備導演」,萬一自己有何不測,無法完成作品,也有人頂上。直至去年5月,電影順利煞科,他才呼出一口氣,感動萬分。 繼續閱讀 執導《一人婚禮》談坦誠面對恐懼 周冠威:喜劇不代表香港歌舞昇平 艱難時唞一唞笑一笑
八十後導演林森憑《窄路微塵》奪得本年度電影評論學會最佳導演。面對《阿凡達:水之道》來勢洶洶、《男兒當入樽》熱血回憶,夾在中間上映的《窄路微塵》就如在窄路中前行。 繼續閱讀 林森鏡下小人物 難擺飄泊流離命運 窄路中繼續前行
新聞機構一個個倒下,卻未有為楊健興入行38年的記者生涯畫上句號。他有份創辦的《眾新聞》去年停運後,他將新聞室由昔日幾百呎的錄影廠,搬到自己幾十呎的書房內。平日上午,他在大學教英文採訪及寫作,下午便回到自己的新聞室,繼續揮筆,針砭時弊。 繼續閱讀 楊健興新作《眾裏尋真》析論香港遽變 子圓父夢繼續開咪評論時事
去年1月3日,網媒《眾新聞》最後一日營運。那天有報章頭版,刊登了一名員工開門倒垃圾的相片,令一眾同事笑得人仰馬翻、眼角飆出淚水。相中主角,其實只不過加入《眾新聞》不到半個月,但在半年內先後經歷兩次公司停運,她的經歷正是那年傳媒生態遭逢巨浪吞噬的代表。 繼續閱讀 【眾新聞停運一年】前記者轉投平台繼續做 笑聲回想落淚時
面對學生不理解,英華女校副校長周小鳳覺得「要用上帝的愛浸死他們」,紀錄片《給19歲的我》記下這句話,令人暖心。但她去年看到預告片後,卻失眠了兩日,心想「會不會太誇張?」提議不如剪走它。導演張婉婷一口就說:「講得咁好點解要剪?唔剪。」上映之後,不少人受這句話觸動,原來很多人認同教育需要有愛。 繼續閱讀 我要用上帝的愛浸死他們——訪《給19歲的我》英華女校副校長
香港著名作家西西,有份創辦的素葉出版社公告,西西因心臟衰竭,今晨在醫院安詳離世,形容西西一生精彩、愉快,並且有益、有意義,享年85歲。三年前,西西受訪坦言,現實總比小說更離奇魔幻,誰想像到香港會變成這樣?對於年輕人,她覺得「是我們欠他們,欠他們一個理想的社會。」 繼續閱讀 作家西西心臟衰竭離世 筆耕半世紀隱喻城市處境 睹反修例感虧欠年輕人
五年前,Abbie由山東來港讀書,畢業後留港繼續工作。新疆烏魯木齊上月一場火警,被質疑防疫封區影響救援,雖然官方否認,但十條人命「救救我們」的呼喚,牽動中國多個城市「白紙示威」,控訴長年高壓的防疫政策,世界各地都有聲援,當中包括香港。 繼續閱讀 居港內地人聲援「白紙示威」 來港五年歷公民社會洗禮 盼為這城付出就算不能變得更好
李銘業是香港殘奧乒乓球代表隊成員,兒時暈倒,經歷三次開腦手術,足足昏迷19日,最後重新站起來,以香港運動員的身份,踏上國際舞台。這幾年的香港,幕幕警民衝突到公民社會崩塌,變得面目全非,他們一家今年10月移民離港。昔日的香港代表,今天只盼加入英國代表隊。 繼續閱讀 殘奧運動員李銘業舉家移民 為港出戰13載今盼加入英國隊 一家互勉:再難關口都已經走過
他形容自己和校方坐在同一條船,因為大家的「利害關係」是一致的。大家都希望大學可以獨立自主、保持學術自由,無人願見學術自由被蠶食。這方面,「槍口」是一致向外的。當然,校方不會承認「同坐一船」這個說法,學校和學生之間,對於時政也有分歧。 繼續閱讀 中大人盼重建學生會 伴紀律聆訊同學走過二次審判
「當世界各地選手由跑變到識飛的時候,我們的實力就好像停頓了三年,對上一次到外地比賽已經是三年前了。」這是霹靂舞港隊代表施嘉鑫,上周出戰南韓首爾世錦賽前吐露的心聲。此戰為爭取奧運入場券,最終64強止步,但他目前世界排名50,也是香港最好的成績。 繼續閱讀 練舞地不再 繼續狂舞的人——霹靂舞港隊代表施嘉鑫
穿上恐龍裝,足以逗得大眾歡樂。或者這一兩年,這地沒有太多娛樂,也失去很多幽默,戶外更容不下「蝙蝠俠」。無聊事,認真做,或者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 繼續閱讀 男生帶著恐龍去行山 萬人讚好感染快樂:不要以為自己很傻
一套獨立製作小品《緣路山旮旯》沿路直上,衝破900萬元票房,但岑珈其未收貨,覺得故事發展和人物鋪墊上都可以交代得更好,未稱得上是自己的代表作。這個人,有些要求。其實他已經出道14年,當年手執過導演筒,拍過記錄成長故事的《活在當下》,更拿過獨立電影比賽ifva金獎。這個人,還有些本事。他今年32歲,已經成家立室,還有一個小朋友。他表明不想移民,因為家在香港。 繼續閱讀 岑珈其:唔敢講令呢個地方變好 起碼努力令自己變得更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