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婦等足12小時見醫生 等檢查期間倒斃殘廁 醫管局:緊急求助鐘運作正常

醫管局昨日透過政府新聞處,公布四則與醫療有關的新聞,最早一篇亦是篇幅最長的一篇,是「​醫管局歡迎廣東省醫護人員來港交流」,主席范鴻齡形容「今日是我們與內地醫療人才交流的重要里程碑。」直至當晚11時59分,醫管局始公布「一名病人於急症室等候區離世事件」,僅僅停留在「即日新聞」一分鐘,隨後更新頁面。局方何時收到通報?發言人未有回答。

58歲女病人因發燒和咳嗽,周日晚(4月16日)約11時到東區醫院急症室求診,輪候超過12小時,周一早(4月17日)11時15分,才被醫生診斷,及後要再等進一步檢查。東區醫院發言人指,病人有長期病患,當時情況穩定。

等了45分鐘,同日下午約12時30分,醫護人員準備為病人進一步檢查時,先後在等候區及透過廣播系統呼叫病人名字,但未能找到病人。一個多小時後,醫護人員再透過廣播系統呼叫病人,但同樣未得到回應。

至下午4時半,醫護人員在急症室等候區,無障礙廁所內發現病人失去知覺,隨即為其進行心肺復蘇,最終下午5時多宣告病人不治。

關鍵時序:
16/4 23:00 病人到東區醫院急症室求診
17/4 11:15 獲醫生診斷,再等候檢查
17/4 12:30 醫護人員在等候區及廣播系統呼叫病人名字
17/4 13:45 再透過廣播呼叫病人
17/4 16:30 病人被發現在急症室無障礙廁所內,已失去知覺
17/4 17:06 不治

東區醫院發言人指,已與病人家屬會面交代事件,並向家屬致以深切慰問,會盡力為家屬提供協助。院方表示,非常關注事件,已透過早期事故通報系統,向醫管局總辦事處通報,有關個案將轉交死因裁判官跟進。

醫管局何時收到東區醫院通報?涉事無障礙廁所,有沒有安裝感應裝置或求助裝置?

醫管局發言人今日回覆《大城誌》,指病人自行到東區醫院急症室求診,分流站因應病人當時的症狀,初步評估為「次緊急」類別,獲安排到急症室等候區輪候。一般而言,若職員透過廣播系統呼叫病人後未獲回應,會根據既定程序,再次透過廣播系統呼叫。如呼叫「高風險」病人第一次後未有回應,職員會到等候區尋找或致電聯絡病人。

局方又指,無障礙洗手間內設有緊急求助鐘,按下後急症室護士站會接到警報,洗手間門外亦有亮燈提示,職員會馬上提供協助,而有關裝置一直運作正常。根據既定程序,東區醫院的職員每日定時,到院內洗手間進行七次巡查及清潔。由於有關個案已轉交死因裁判官跟進,醫管局不便提及進一步細節。

局方指,「次緊急」及「非緊急」病人的輪候時間有可能相對較長,由於近日急症室求診的人數較多,懇請市民體諒並耐心等候。在等候期間,醫護人員盡量鼓勵家屬陪伴病人,並與醫護人員保持溝通。局方又指會繼續物色適合的新科技,提升病人安全及醫療服務質素。

男子紅磡站如廁暈倒亡 港鐵:增設感應器

另外,六旬男子2022年7月在紅磡站如廁暈倒後失聯,家屬三度向港鐵職員求助,但獲告知無發現,惟4個多小時後,失聯男子被發現在無障礙洗手間暈倒,送院後證實不治。港鐵及後承諾會在3個月內,在全線超過90個無障礙洗手間增設行動感應器。

2020年10月,69歲地盤工人因嘔吐被送往威爾斯親王醫院,急症室分流為「次緊急」級別,惟男子不足3小時後失去意識,搶救無效死亡。威院後來承認急症室的流程有改善之處,當時指急症室會安排約每兩小時,巡查所有正在等候的病人,未來亦會考慮使用智能裝置,實時監察病人情況變化。

發燒婦等足12小時見醫生 等檢查期間倒斃殘廁 醫管局:緊急求助鐘運作正常” 有 1 則迴響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