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涌綠化帶被改劃公屋 石梨坑村面臨清拆 村民辦導賞掛燈籠:盡力發聲救家園

連月以來,兩名廿多歲的女生,帶著一本文件夾和一部擴音機,就在葵涌石籬旁邊,山坡下的石梨坑村上上落落,向公眾介紹自己的家園,以至這頭家即將面臨的命運。房委會去年9月向葵青區議會提交文件,計劃在葵涌石排街一幅約5.42公頃的綠化地帶,興建5座公營房屋,提供5400個單位,預料可容納約1.5萬人,意味金山郊野公園旁邊,與石籬邨和安蔭邨之間的綠化地帶,將會被推土機「埋葬」,置身其中的石梨坑村亦不能倖免。 繼續閱讀 葵涌綠化帶被改劃公屋 石梨坑村面臨清拆 村民辦導賞掛燈籠:盡力發聲救家園

代父參選留守家園 博士生學做女村長 黃菀參:時勢令我成長 盼給年輕人機會

黃菀參當選沙田下禾輋村居民代表,打開瀏覽器,找到她的資料不多,最多就是——前村長黃裕財的女兒、社民連黃浩銘的妹妹。曾有街坊因為她的年齡和性別,提出顧慮,但她希望對方給予年輕人機會,放長雙眼看看,做得不好時,多提點一句。她形容:「就好似是一個時勢去推進,令我成長的一個過程。」 繼續閱讀 代父參選留守家園 博士生學做女村長 黃菀參:時勢令我成長 盼給年輕人機會

深水埗「棚仔」清場 東叔賣布一輩子養活一家六口 見證製衣盛世衰落時

再見「棚仔」!深水埗欽州街布市場,在鬧市一角樹蔭下近45年,為香港碩果僅存的布料集中地,來到最終章。不少布販因為這次遷拆,選擇退下來,離開的不僅是一個養家攤檔,也是告別一輩子的職業。 繼續閱讀 深水埗「棚仔」清場 東叔賣布一輩子養活一家六口 見證製衣盛世衰落時

執導《一人婚禮》談坦誠面對恐懼 周冠威:喜劇不代表香港歌舞昇平 艱難時唞一唞笑一笑

周冠威在新時代下的香港,帶來一套截然不同的喜劇《一人婚禮》,告訴大家要坦誠面對恐懼,學會愛自己。那年之後,他失去了一筆資金,也有演員辭演他的作品,原本跟大學洽談開辦的兩個學科,最後也不了了之。他形容《一人婚禮》是懷著危機感拍攝,甚至已經預備「後備導演」,萬一自己有何不測,無法完成作品,也有人頂上。直至去年5月,電影順利煞科,他才呼出一口氣,感動萬分。 繼續閱讀 執導《一人婚禮》談坦誠面對恐懼 周冠威:喜劇不代表香港歌舞昇平 艱難時唞一唞笑一笑

楊健興新作《眾裏尋真》析論香港遽變 子圓父夢繼續開咪評論時事

新聞機構一個個倒下,卻未有為楊健興入行38年的記者生涯畫上句號。他有份創辦的《眾新聞》去年停運後,他將新聞室由昔日幾百呎的錄影廠,搬到自己幾十呎的書房內。平日上午,他在大學教英文採訪及寫作,下午便回到自己的新聞室,繼續揮筆,針砭時弊。 繼續閱讀 楊健興新作《眾裏尋真》析論香港遽變 子圓父夢繼續開咪評論時事

居港內地人聲援「白紙示威」 來港五年歷公民社會洗禮 盼為這城付出就算不能變得更好

五年前,Abbie由山東來港讀書,畢業後留港繼續工作。新疆烏魯木齊上月一場火警,被質疑防疫封區影響救援,雖然官方否認,但十條人命「救救我們」的呼喚,牽動中國多個城市「白紙示威」,控訴長年高壓的防疫政策,世界各地都有聲援,當中包括香港。 繼續閱讀 居港內地人聲援「白紙示威」 來港五年歷公民社會洗禮 盼為這城付出就算不能變得更好

置頂

殘奧運動員李銘業舉家移民 為港出戰13載今盼加入英國隊 一家互勉:再難關口都已經走過

李銘業是香港殘奧乒乓球代表隊成員,兒時暈倒,經歷三次開腦手術,足足昏迷19日,最後重新站起來,以香港運動員的身份,踏上國際舞台。這幾年的香港,幕幕警民衝突到公民社會崩塌,變得面目全非,他們一家今年10月移民離港。昔日的香港代表,今天只盼加入英國代表隊。 繼續閱讀 殘奧運動員李銘業舉家移民 為港出戰13載今盼加入英國隊 一家互勉:再難關口都已經走過

練舞地不再 繼續狂舞的人——霹靂舞港隊代表施嘉鑫

「當世界各地選手由跑變到識飛的時候,我們的實力就好像停頓了三年,對上一次到外地比賽已經是三年前了。」這是霹靂舞港隊代表施嘉鑫,上周出戰南韓首爾世錦賽前吐露的心聲。此戰為爭取奧運入場券,最終64強止步,但他目前世界排名50,也是香港最好的成績。 繼續閱讀 練舞地不再 繼續狂舞的人——霹靂舞港隊代表施嘉鑫

舞台劇《回憶的香港》三度上演 由集體回憶到移民消逝 記著過去共同面對轉變

結合香港傳統工藝、歷史變遷、還有演員成長故事的舞台劇《回憶的香港》,第三度在香港上演。劇中述說香港原居民的由來、偷渡潮一家人來港的決心、昔日坐熱狗巴士的經歷、殖民時期的街道名、電話出現的情緣、以至流行廣告的集體回憶,最後訴說演員們各自的成長故事。 繼續閱讀 舞台劇《回憶的香港》三度上演 由集體回憶到移民消逝 記著過去共同面對轉變

「香港自由行」疫下開辦本地遊 走訪傳統工藝傾聽小眾聲音 盼港人常懷好奇保育社區

財務金融出身的Michael,大約五年前轉行做導遊,創辦「香港自由行」,專門為外國遊客開辦香港深度遊,參觀景點以外的舊樓劏房,了解香港的房屋問題,又會解述香港和中國的關係。不過,這幾年疫情來襲,不得不轉型,改為開辦本地團,希望香港人認識更多自己的社區。 繼續閱讀 「香港自由行」疫下開辦本地遊 走訪傳統工藝傾聽小眾聲音 盼港人常懷好奇保育社區

國歌法下港足主場戰緬甸 警影球迷照有噓聲 1.2萬人重逢吶喊:We are Hong Kong

久違近三年,港隊以主場姿態,在香港大球場迎戰緬甸,上演國際足球友誼賽,最終雙方捧蛋,打和完場。超過1.2萬名球迷入場觀看,久別重逢。一片「紅海」撐港隊,有人以黑底白字自製「奮戰」旗幟、又有寫上「Die for Hong Kong」、「勁揪係一種態度」等旗幟,只為港將吶喊。 繼續閱讀 國歌法下港足主場戰緬甸 警影球迷照有噓聲 1.2萬人重逢吶喊:We are Hong Kong

曾起訴中國教育部污名同性戀 年初橫跨四地四時區結婚 港紀錄片拍下內地維權者不容易的愛

補習老師形容男生叫Liana「變態」被指性別欺凌,傷害仍在探索自己的年輕人,扼殺多元和可能性。中五學生林澤駿向平機會投訴,質疑學校禁止男生留長髮,違反性別歧視條例。在日常生活中,性別平等議題與大眾的距離,其實來得很近。正在香港同志影展上映的紀錄片《安全距離:第一章》,就講述一個大學生起訴中國教育部的故事。 繼續閱讀 曾起訴中國教育部污名同性戀 年初橫跨四地四時區結婚 港紀錄片拍下內地維權者不容易的愛

悼念人龍連綿數百米 港人別女王:民心所向盡在不言中

英國駐港總領事館周五延長開放至晚上七時,讓市民弔唁,悼念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領事館外,由日到夜,人龍從未止息,由金鐘法院道1號,連綿不斷至紅棉路中區消防局外,距離長達650米,不少市民在高溫下,輪候四小時,悼念英女王,民心不息。 繼續閱讀 悼念人龍連綿數百米 港人別女王:民心所向盡在不言中

岑珈其:唔敢講令呢個地方變好 起碼努力令自己變得更加好

一套獨立製作小品《緣路山旮旯》沿路直上,衝破900萬元票房,但岑珈其未收貨,覺得故事發展和人物鋪墊上都可以交代得更好,未稱得上是自己的代表作。這個人,有些要求。其實他已經出道14年,當年手執過導演筒,拍過記錄成長故事的《活在當下》,更拿過獨立電影比賽ifva金獎。這個人,還有些本事。他今年32歲,已經成家立室,還有一個小朋友。他表明不想移民,因為家在香港。 繼續閱讀 岑珈其:唔敢講令呢個地方變好 起碼努力令自己變得更加好